燕云十六聲:一張薄薄的契紙,承載厚重的俠義
坎爾孜村旁,樹立著一面不倒的唐旗。 這面旗在周圍環境中顯得格外突兀,卻又有一種別樣的和諧。它的存在,與一位神秘俠客有關。 坎爾孜村流傳著一個傳說,當有人在附近生命垂危時,總會得到神秘俠客的救助。 可是卻從沒有人真正看到過這個俠客,只知道她叫楊小葫,又稱楊三娘。 當游俠在附近游歷遇險之時,說不定也會被這位神秘的“小葫”所救。若有心追溯這段奇遇,可以對她的神秘過往有更多了解。不過其中的線索,竟然都與借條有關。 相傳三娘本是關內人,懷著一腔熱血,要去那安西龜茲從軍。可惜沒過多久,吐蕃入侵,安西軍失守,坎爾孜村的唐旗也被吐蕃人奪走。 為奪回那面象征著家與國的唐旗,她以全身行囊做保,借斬馬刀一把,從此成為了吐蕃人口中以武犯禁的沙匪。她確實干過“打劫”商隊的事,只不過也留下了借條。 若游俠繼續探尋,會發現有越來越多的三娘借條出現。可是,哪怕她幾乎從不露面,哪怕借條上的她如此窘迫,人們也愿意相信,“小葫的借條有借必還,就算是小葫不還也會有人幫她還。” 那面沒人知道何時歸來的唐旗,在烈風中傲然而立,這就是最好的證明。其中還有諸多波折與故事細節,也靜待游俠自行前往揭秘。 楊小葫的故事,取材于上世紀我國出土的真實歷史文書《楊三娘舉錢契》。該文物是史學家們考據彼時河西一帶歷史的珍貴史料,游俠們若感興趣,非常推薦前去了解相關背景。 上周,我們的主創團隊接受了中國青年報的采訪。這依然要歸功于各位少東家的喜愛與支持,讓燕云能夠被更多人看到、喜歡。正如文章中所說,我們真切地希望燕云能夠成為連接各位游俠的橋梁。我們也會繼續努力創作,相信無需刻意為之,我們的文化基因自會共鳴! |
[編輯:月光下完美] 本新聞及文章僅代表發表廠商及作者觀點,不代表葉子豬本身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