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時代:覺醒
- 玩法類型:MMO
- 游戲類型:手游
天空一聲巨響,我麥丁布斯閃亮登場~ 在上一篇石器工作筆記中,我為大家介紹了《石器時代》的場景調優思路。 石器工作筆記|游戲場景優化,找回曾經的感覺 那么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在做“漁村”場景時的一些心路歷程。 最初,加加村是萬千石灰在石器時代的“開端”,后來,“瑪麗娜絲漁村”成為所有玩家的情感連接點。為此,如何呈現玩家心中“永遠的瑪麗娜絲漁村”,成為了項目組的攻克重點與難點。 結合場景調優的三個要點——調優整體氛圍、凸顯故事感和原始感以及還原標志性建筑,我們對漁村進行了大幅度的還原與升級。 永遠的瑪麗娜絲漁村 一、調優整體氛圍 之前提到,我們在跟幾位骨灰級石灰溝通時發現,場景反饋最多的問題就是“場景的風格與調性未達到統一,畫面飽和度高,太新太干凈,缺乏原始粗糙感。” 針對這個問題,瑪麗娜絲漁村場景調優的第一步,就是調整色彩飽和度,減少面積較大的高光過曝,同時增加不規則的線條呈現。比如依照原型,增加漁村各建筑表面的紋理線條、同時改變其呈現材質,減少濾鏡感和磨皮感,力求讓玩家第一眼看到時產生“好像穿越回了剛玩石器的時候,就是這個感覺”的印象,為后續的細節優化打下基礎。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調整了漁村整體的光影變化,比如調整建筑的陰影方向、增加草地的明暗對比等,使漁村的場景表現更加真實、自然。 漁村初代稿 漁村氛圍稿 漁村優化稿*不代表最終版本 二、凸顯故事感和原始感 《石器時代》中的每個場景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故事感和原始感的搭建對于場景來說同樣重要。 凸顯故事感和原始感的最重要步驟,就是提煉IP特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思考一個問題:《石器時代》中有哪些元素是靈魂一樣的存在,貫穿游戲始終? 以漁村為例,我們結合其特色和背景故事,對其IP特征進行了提煉和還原。一方面,我們增加了許多與漁村相符的建筑裝修細節,比如漁村建筑門面和頂部裝飾增加不規則的石塊、雜草等;另一方面,我們在漁村的場景中增加了很多石塊、木頭的紋理來體現材料材質,盡量直觀地表現出原始的破舊感與粗糲感。 三、還原標志性建筑 有石灰表示“場景細節和具有標志性的內容,最能夠讓我產生‘這是石器時代’的熟悉感,如漁村醫院頂上的螺、薩村的英雄石像雕刻”。因此,在進行瑪麗娜絲漁村場景調優的時候,我們著重對地圖場景的布局以及標志性建筑進行了1:1的還原。 拿地圖場景的布局來說,我們對漁村內建筑物的布局、間距、方位等進行了全面還原;而針對標志性建筑,我們著重還原了包括村長家、醫院、便利店、肉店和寵物店等一系列建筑,并對每個建筑的裝飾細節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處理,如醫院頂上的螺,其紋理、旋轉方向、時間沉淀下的暗沉和青苔等都被突出體現。 或許一千個玩家心中就有一千個瑪麗娜絲漁村,但我們相信,石灰與漁村之間的情感羈絆是相同的、永恒的。 我們的目標與責任,就是通過視聽形式為廣大石灰還原那個記憶中充滿青春年少的瑪麗娜絲漁村,繼續譜寫我們與石器之間的故事。 以上是本期《石器工作筆記》的分享 感謝大家關注騰訊正版《石器時代:覺醒》 更多資訊,請鎖定葉子豬《石器時代覺醒》官方合作專區。 |
[編輯:葉子豬小秘書] 本新聞及文章僅代表發表廠商及作者觀點,不代表葉子豬本身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