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殺在前逢敵必戰!美最強重巡橫掃太平洋戰
新奧爾良烤雞腿堡(咳咳)級重巡洋艦,美國海軍建造的最后一級“條約型”重巡洋艦,也是美國的條約重巡巔峰,她算是北安普墩級的改進型,強化了要害部位的裝甲,能抵抗巡洋艦主炮的攻擊。
新奧爾良級巡洋艦共計建造7艘。
新奧爾良級可以說是在整個二戰戰場功勛卓著,七艘同級船三艘戰沉,幸存四艘有三艘受到過極其嚴重的損傷,而新奧爾良級重巡共獲得64枚戰斗勛章,可謂功勛卓著。 今天老喵就帶大家來領略一下她們的歷史風貌吧! 還原歷史的裝甲 “新奧爾良”級巡洋艦以其自我保護能力著稱。其艦殼較“北安普敦”級巡洋艦相比短12英尺(3.7米),裝甲列板更較短,只能保護機械及其他內部空間,使其厚度得以增厚至5英寸(127毫米)。
核心區半沉在水下 機械艙壁裝甲厚3.5英寸(88.9毫米),甲板裝甲加厚至2.5英寸(63.5毫米)。這使美國巡洋艦有史以來首次真正具備可承受8英寸火炮后坐力的炮座與炮塔。炮塔正面為8英寸裝甲,側而為2.75英寸(70毫米)裝甲,頂部為1英寸(25毫米)裝甲。除“舊金山”號之外其他所有巡洋艦的炮座均由5英寸裝甲保護,“舊金山”號巡洋艦的炮座為6.5英寸裝甲。
我們這是還原歷史! 武器裝備 “新奧爾良”級巡洋艦的主要武器裝備包括9門 203mm口徑/55倍徑Mark 14艦炮(Mark 9艦炮在二戰期間被更換),加裝在三聯裝炮塔之上。“新奧爾良”號巡洋艦加裝了Mark 14 Mod 0 艦炮 ,出膛速度為每秒2800英尺(850米)。穿甲彈重260磅(120公斤),能夠穿透10000碼外(9000米)厚度為5英寸的裝甲板。
她帶著她的武器裝備,在未來將要大放異彩。 血戰瓜島的“斷頭學姐” 瓜達爾卡納爾戰役中的塔薩法隆格海戰,日本雷驅的優秀表現讓美軍太平洋艦隊栽了跟頭,由于日軍任務為執行運輸作戰,為了保持夜戰隱蔽日軍沒有使用炮火攻擊,而美軍的炮火產生的火光成為了日本驅逐雷擊的好目標,一頓雷擊過后,明尼阿波利斯號身中兩雷,迅速進水失去戰斗力。
陽炎:食我93啦!(不過新奧爾良的那顆魚雷似乎并不是陽炎級的戰績?) 而在混亂中新奧爾良號為了規避旗艦也被命中一枚93式氧氣魚雷,導致一號炮塔彈藥庫殉爆,這次殉爆讓新奧爾良的艦艏到二號炮塔前部的全部艦體消失---如同被斬首一樣,艦船航速將至5節。
簡單來說,艦艏和一號主炮塔消失了。
這可能是新奧爾良最著名的一張照片···前部徹底消失 但是美帝逆天的損管人員讓這艘失去了包括艦艏在內四分之一艦體的軍艦依然漂浮在海上,并且還在以2-3節的航速堅持反航,最終帶著所有幸存者回到了澳大利亞,重新換裝了臨時艦艏,重新駛回本土,得以重生。 太平洋戰場的急先鋒 在近四年的時間里,“新奧爾良”級巡洋艦奉命執行最緊迫的任務,因此面臨著眾多致命危險。1942年8月至9日,“阿斯托里亞”號、“昆西”號和“文森斯”號巡洋艦在薩沃島海戰中先后被擊沉。雖然這三艘艦艇被擊沉,但該級巡洋艦仍被證明是一款強大的巡洋艦設計。悲劇性的損失并不會對“新奧爾良”級巡洋艦的戰斗價值構成影響。在太平洋戰場參戰初期,“新奧爾良”號、“明尼阿波利斯”號和“舊金山”號巡洋艦也嚴重受創。
阿斯托利亞、文森斯和昆西,她們死在同一場戰斗中--薩沃島海戰
明尼阿波利斯和舊金山都幸存到戰后,但是全都和新奧爾良一樣受過重傷 不過,成功的損害控制工作與熟練的航海技術,使這些艦艇能夠在戰斗結束前保持戰斗狀態
唯一一艘沒參與太平洋戰事的圖斯卡魯薩號 二戰期間,在太平洋大小海上沖突中,都能夠見到“新奧爾良”級巡洋艦的身影,盡管在第一年戰斗結束后,該級七艘艦艇僅余四艘仍在戰斗。 二戰期間,它們是美國海軍戰力最強的重巡洋艦。其中三艘戰艦又被譽為二戰期間戰績最高的美國海軍重巡。“舊金山”號巡洋艦獲得了17枚青銅戰斗勛章和1個總統集體嘉獎;“新奧爾良”號巡洋艦獲得了17枚青銅戰斗勛章,“明尼阿波利斯”號巡洋艦同樣獲得了17枚青銅戰斗勛章。該級巡洋艦共榮獲了64枚青銅戰斗勛章和1個總統集體嘉獎,可以說這是美帝的重巡家族中功績最多的一型巡洋艦了。 老兵安息 戰后,新型戰艦快速的出現,讓她們再無用武之地,在1959年全數退役拆解(同一時期退役的,還有著名的德梅因),曾經的光輝歷史也在書中留下那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何成為英雄?也許并不是優于她人,也不是出身高貴,需要的只是在最危難的時刻,你出現了,新奧爾良級就是這樣的一型重巡,她比起同時期的條約重巡毫無出彩之處,卻在太平洋戰場最重要的戰役中屢次出擊,冒著巨大的犧牲去折斷日軍的矛頭,滿滿的勛章和嘉獎說明了一切,她不優秀,但她勇敢善戰!
[編輯:葉子豬小秘書]
|
本新聞及文章僅代表發表廠商及作者觀點,不代表葉子豬本身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