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不高炮術精 變態血量使納爾遜成為幸存
納爾遜這船吧,最大的特點就是丑。(出云:終于出現比我更丑的船了。)關于這一點,WarGaming也是承認的。幾個月前,WarGaming給了5句謎語,謎底是5條新船。第一個被猜出來的就是納爾遜級,緣于謎面是——“丑而強壯的16寸”。
納爾遜的結構是主炮全部集中前甲板,上層建筑集中在后部 納爾遜之所以丑,在于上層建筑形狀大起大落,不符合黃金分割的美學設計。“胡德”出名,不可忽視的一個原因在于顏好。而納爾遜級成名,卻是出自相反的原因……而會出現這種艦容,在于設計時噸位受限。通過把主炮和彈藥庫集中在前部,可以大幅縮短主裝甲帶的長度,集中防御來減輕重量。 但這種設計不僅犧牲了美學價值,還使得主炮齊射時氣浪兇猛,以至于會損害上層建筑。此外艦只運動性能很差,不但轉舵慢,艦身的橫搖周期還很短,射擊精度因此大打折扣,艦上的水兵也難以承受。在皇家海軍之后的戰列艦中,又恢復了傳統的樣式。 精度和穿深 納爾遜的主炮穿深和同級戰列相比有一定差距。在游戲中,納爾遜級的406mm/45倍徑MkⅠ的穿深十分可憐,在5公里/10公里/15公里上的穿深分別為514 mm/431mm / 344mm。作為對比,長門的410mm/45倍徑主炮穿深分別是712 mm /591mm /488 mm,而科羅拉多的406mm/45倍徑MkⅡ則是687mm /562 mm / 459mm。 納爾遜級的MkⅠ甚至跟6級船都比不了,同為英國戰列艦的“厭戰”號,使用的是381mm/42倍徑MkⅠ,穿深是560mm/472mm/377mm。而即便是新墨西哥的356mm主炮穿深都達到了596mm/475mm/389mm。當然了,納爾遜的穿深能差到這個地步還是有一定毛子的因素的…… 納爾遜這炮最優秀的地方就是sigma1.9、最大橫向散布242米的精度了。雖然這并不史實……因為納爾遜級的運動性能、MkⅠ和MkⅡ身管混裝等原因影響了射擊精度。WarGaming順便把納爾遜的航速也小幅提升到了超過史實速度的24節。該炮射程18.2千米,只能說夠用。納爾遜原本有水上飛機消耗品、模型上也有水上飛機彈射器,在0.6.8超測中被移除了。
在納爾遜身上,艦艏向敵不僅有利防護,而且能發揮精度優勢 變態的回血 好在作為Big7中公認的集防護之大成者,防護是是納爾遜級設計的重中之重。納爾遜級核心區面積較小,且核心區裝甲厚度達到了330-356mm,傾角17°。甲板裝甲為25mm-165mm。納爾遜59400的血量尚不算7級戰列艦中最多的。但是作為金幣船,納爾遜用的大保健(維修小組)是8-10級英國巡洋艦的皇家大保健,而不是普通英國戰列艦用的大保健。
這樣的中雷能要了納爾遜的命?不存在的 這讓納爾遜不光可以像普通英國戰列艦一樣修復60%的非核心區傷害,而且還能修復50%的核心區傷害。別忘了一般的大保健核心區傷害只能修10%。不掛旗幟的情況下,每個大保健可以恢復最多40%的血量,而一般的大保健只能修14%。這已經不是大保健了,這叫海上造船……
“我按下T你就白打了” 這樣的納爾遜真讓人想起了《蒼藍鋼鐵的琶音》中的金剛。恐怕在WarGaming的時間線里,英國人在20世紀20年代就掌握了3D打印造船技術,在海戰中一邊作戰,一邊造船。當然要想買納爾遜,也是需要你付出37.5萬全局經驗的。剛好是密蘇里的一半。 總之,納爾遜的精度不錯,回血能力變態。如果艦長對顏值不是很挑的話,還是可以用這船放火虐殺對手的。
[編輯:葉子豬小秘書]
|
本新聞及文章僅代表發表廠商及作者觀點,不代表葉子豬本身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