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精彩會戰視頻:歐服華人社區被聯合圍剿紀實
從零體驗另一個顛覆的EVE宇宙!《星戰前夜:晨曦》先鋒測試將至! 參加問卷獲取測試資格>> 這部視頻記錄了2017年7月初,EVE歐服OSY華人社區被周邊老外聯合圍剿的數場連戰。在視頻中你將看到這些華人是如何頂著兩倍于自己的敵人和大量旗艦,在高壓下以智慧與敵人周旋。 來看看本視頻配套教材已編寫: 【H叔出品】秒人的藝術!細說最典型的阿爾法艦隊及艦隊戰要領。 最近,大家應該都已經知道了,就是OSY華人社區正在遭受附近四個大型聯盟及近十家外國公司的聯合圍剿,通過已經發生的戰斗我們了解到:這些敵人在抱團之后仗著自己有人數優勢,每一場戰斗他們都會肆無忌憚地動用旗艦。 后勤航,戰斗航,無畏艦。 敵人時時刻刻都有這些旗艦作為靠山,而我們則只能動用常規,這仗該怎么打? 好吧,別太絕望,首先來跟我理清一個邏輯: 敵人投入旗艦的這種行為,是因為他們確信自己的常規在旗艦的支援下能夠打贏并實現控場。那么反過來,如果他們的常規被我方的常規殲滅,那么他們之前投入的旗艦也都將有來無回。 道理很簡單,打旗艦不一定非要動用旗艦,而一支沒有常規艦隊保護的旗艦編隊,在大部分情況下都只能被當做砧板上的肉一樣任人宰割。 所以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不斷投入更多的常規拼對面的常規,同時繞開對方擁有旗艦所能帶來的優勢。 于是乎就必須引出今天的主題,來向大家介紹一個社區已經實裝,而且在歷史上也是最經典的阿爾法艦隊:1400 ALPHA FLEET。 ------------------- 所謂的阿爾法艦隊,其起源取自EVE里的一個專有名詞叫做:ALPHA STRIKE。 EVE里有很多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術語,比如DPS(秒傷),DPH(爆發),而這里的ALPHASTRIKE則特指只開火一次能夠造成多少傷害(其實差不多就是DPH的意思)。 接下來,能夠被稱為ALPHA FLEET的艦隊,則繼續特指那些只需一輪開火就能將敵人秒殺的艦隊類型,比如我接下來就將詳細介紹的使用1400炮的狂暴和馬克瑞隊。 1400炮是目前游戲中DPH最高的武器,但同時這門炮也是游戲中缺陷最明顯的武器之一:它的射速非常非常慢,轉速也非常非常慢。 但為什么我們還是必須選擇它作為主戰武器呢?這是因為剛才說到了,敵人總是會在戰場上投入大量的旗艦,而這些被投入的旗艦中有一種叫做Force Auxiliary(戰力輔助艦)的東西,迫使我們只能使用1400炮,組成1400阿爾法艦隊來克制它。 戰力輔助艦,簡稱后勤航,英文縮寫FAX,是一艘設計來為旗艦提供遙修的旗艦級后勤,但當這東西被投入到常規艦船的戰斗中時,它的修理量到底能有多恐怖呢? 下面來做一個簡單的數學計算: 一艘曲劍使用T2遙修盾的修理量是每8秒680點護盾,而一艘龍鳥使用T2旗艦遙修的修理量,則高達每8秒15800,所以簡單地: 15800÷680=23.23 就可以算出,這艘旗艦的遙修能力整整是T2后勤的23倍。 23倍是個什么概念?23倍的概念就是每當場上出現一艘敵人的后勤航,就可以算作敵方進場了23艘T2后勤,任何常規艦船在被后勤航遙修的時候,其本身就和開了無敵一樣差不多效果。而根據以往的戰斗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發現,如果出現使用一艘后勤航無法HOLD住的情況,那些老外就會接著繼續進場更多的后勤航,兩艘、三艘、四艘、五艘,上不封頂。 所以我們剩下的唯一機會,就是將思路逆轉過來!既然我么無法打破后勤航的遙修效率,那么我們剩下的唯一機會,就是在后勤航開始遙修之前,就將敵人的常規艦船一擊秒殺! 一擊秒殺,ALPHA STRIKE,阿爾法艦隊,1400 ALPHA FLEET,社區決定使用這個艦制,原因正源于此。 ------------------- 好,上面我解釋了為什么我們會選用1400阿爾法艦隊的原因,而接下來我就將詳細介紹這支艦隊的構成、用法、注意事項及一切你需要在戰斗開始前就明白的東西。 首先來看一張圖: ![]()
這張圖詳細繪制了和1400艦隊有關的信息,下面我將圍繞這張圖來逐步展開、分解圖中所闡述(及隱藏)的信息。 ------------------- 首先第一點我們必須注意到的,是圖中關于接戰距離的選擇為80KM到100KM。 在EVE中無論指揮選擇的是什么艦隊類型,都一定會有一個最優接戰距離,這個接戰距離不一定是固定的數字,大部分情況下它都會是一個有范圍的距離區間,而具體這個區間的最近距離到最遠距離是多少,則完全由艦隊中火力船的武器射程來決定。 1400阿爾法艦隊根據防御類型可再細分為1400盾馬隊和1400狂暴隊,這兩種艦隊的武器系統完全一樣,但是因為防御系統一個占據中槽(盾),一個占據低槽(甲),所以根據中槽計算機和低槽計算機的不同性能,其火力系統的性能會有一點點區別。 在使用近程子彈時: EMP L(電),Fusion L(爆),Phased Plasma L(熱) 1400盾馬的射程為:34KM+126KM,轉速是1.33,阿爾法傷害是10189 1400狂暴的射程為:40KM+118KM,轉速是1.29,阿爾法傷害是7622 在使用遠程子彈時:Depleted Uranium L(貧鈾彈) 1400盾馬的射程為:68KM+161M,轉速是1.60,阿爾法傷害是6793 1400狂暴的射程為:81KM+159M,轉速是1.75,阿爾法傷害是5081 在以上方案中,狂暴按照標配使用了3個中槽計算機,同時前2個安裝了射程腳本,第3個沒有安裝任何腳本,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調整1400狂暴的武器性能參數與1400盾馬保持近似。 好,接下來的計算就很簡單了,根據EVE關于炮系武器的有效射程公式: 有效射程=最佳射程+失準距離÷2 算出在使用近程子彈時1400盾馬的有效射程是97KM,1400狂暴的有效射程是99KM; 而在使用遠程子彈時1400盾馬的有效射程是148KM,1400狂暴的有效射程是160KM。 而這就是之前所提到的這個80KM到100KM的距離區間的由來,而同時它也導出了一條第二原則就是:當艦隊因為不得已的原因必須走位到100KM以外時,全部的火力船都必須更換子彈為貧鈾彈。 ------------------- 接著,通過這個接戰距離,接下來必須要介紹的就是艦隊中最關鍵的兩個人,或者說是兩個位置,他們就是主領隊和后勤領隊。 領隊又名ANCHOR,中文直譯是錨的意思,在這里我意譯為領隊是因為根據功能上來講,ANCHOR就是帶領一大群人走位的那個人。 一個標準的艦隊一定會有兩個ANCHOR,這是因為一個標準的艦隊一定會有一個主艦隊和一個后勤艦隊,主艦隊擋在前面扛傷害而后勤艦隊躲在后面修,這個打法和原理其實和任何RPG都差不多。但也正是因為這兩支艦隊必須分開,所以必須要有兩個ANCHOR。 主領隊所帶領的是主艦隊,他的工作是根據艦隊的最佳接戰距離,以1400阿爾法艦隊為例,就是要不斷觀察自己艦隊和敵方艦隊的距離,并通過帶走位將這個距離控制在80KM以上,100KM以下,同時在有可能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降低雙方之間的角速度,同時盡可能地將艦隊帶離泡泡或盡量讓行進路線上存在一個天體或友軍作為參照物以便隨時撤離。 而后勤領隊的工作則是帶領所有的后勤艦和支援艦,站在敵人主艦隊的射程以外,但是同時又能修到自己主艦隊的距離以內活動。后勤領隊必須時刻保證主艦隊夾在自己和敵方主艦隊之間,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后勤艦隊不會受到敵人的集中攻擊。
主領隊和后勤領隊是艦隊中最重要的位置,因為他們的走位會直接影響到主艦隊火力船的發揮以及后勤船的存活。而也正因此,領隊永遠是戰場上最容易被集火的目標,而這也是為什么一般都會讓又厚又硬的指揮艦來當領隊的原因。 接著來談談火力船,也就是在上文中提到過的1400盾馬和1400狂暴。 火力船是一支艦隊的中堅力量,其職責是盡可能快地摧毀敵方目標。所以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艦隊中火力船的數量當然是越多越好,但即是如此我們依舊必須問自己一個問題那就是:一支最小型的1400阿爾法艦隊,至少需要準備多少艘火力船呢? 下面以1400狂暴對轟為例: 根據標配,1400狂暴的EHP(有效生命值)是138000,這個有效生命值是算上了艦船抗性后的生命值,而接下來要計算秒殺這138000需要多少條火力船,只需簡單地: 最低火力要求=有效生命值÷阿爾法傷害 在前面計算射程的時候我們已經列出了1400狂暴在使用近程子彈時的阿爾法傷害是7622,所以: 138000÷7622=18.1 得出要秒殺一條1400狂暴,必須要19條1400狂暴同時開火。 但是剛剛好這個設定在1400阿爾法艦隊里是不可接受的,因為1400是一門有著明顯缺陷的武器,所以為了能夠抵消掉各種可能發生的消極因素,我們必須繼續將這個最小需求再乘以1.5,得出最終結論為至少需要30條1400狂暴為宜。 ------------------- 好,那么在火力船數量足夠的情況下,駕駛一艘火力船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答案是:需要注意非常非常多的東西。 首先在艦隊開組的時候,火力船駕駛員必須嚴格查看艦隊頻道的MOTD(置頂信息)來確保自己艦船的配置和艦隊要求的配置是一模一樣的。 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即使任何艦船都有一個所謂的“標準配置”,但是根據敵人艦船類型的不同,在實戰中這些標準配置總會被小幅度地修改,而且這些修改往往都是關鍵且致命的。 帶的是什么炮? 帶的是微曲還是加力? 帶崗哨還是帶重無? 帶毀電還是帶炸彈? 帶不帶無人機距離? 低槽帶幾個鋼板?(甲) 低槽帶幾個納米?(盾) 彈藥帶哪幾種? 首發用什么子彈? 首發用什么腳本? 以上所有這些問題在艦隊集結的時候一定要反復問自己,反復檢查,因為帶錯裝備造成的后果,輕則會使你失去價值,重則會爆船爆蛋。 然后在交戰過程中,為了保證自己的生存并能高效地投入戰斗,火力船駕駛員還必須注意: 在旅行階段,一定要明白現在自己要去哪,知道終點在哪兒,知道應該在哪兒停下;當面對星門的時候,必須清楚知曉自己是應該在門邊等,還是應該過門;當過門以后,必須明確知道自己應該是保持隱形,還是朝哪里加速,還是立刻跟走位。 當到達戰場的時候,火力船駕駛員必須永遠繃緊一根神經,就是不管你在哪,不管你現在是在起跳還是在落地,當你能夠操作艦船的時候,必須馬上接近艦隊的主領隊。 無論何種情況,只要你不在主領隊身邊,你就必須立刻打開你的微曲或者加力,甚至超載它們,因為你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接近到主領隊身邊。 在戰斗過程中,你所應該關注的東西完全不應該是什么狗屁敵人,你應該從始至終地將自己的目光牢牢鎖定在主領隊的屁股上,就像盯著你愛人的屁股看一樣永遠保證自己離它的距離不會超過500。 如果你發現自己因為任何原因導致自己和親愛的屁股之間的距離超過了這個數字,請發瘋一樣地點開無論什么能讓你加速的東西并以最快的速度追上去。 因為如果你不這么做,你就會成為敵人的下一個目標。 ------------------- 然后在跟緊領隊之余,火力船駕駛員還必須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武器。 1400炮是一種瞬間傷害很高,但冷卻時間非常長的武器,其每次開炮后的冷卻時間甚至長達18秒(低技能甚至能到23秒)。 所以倒過來說就是,如果這一次集火因為任何原因失敗了,那么下一次開火至少會在18秒以后,而中間這個空窗期我方艦隊可能死掉任何東西,而且甚至可能死掉不止一個東西。 所以每一次開火都是在拿命換傷害,每一次開火你都必須確保自己準備好了,這個準備好了包括以下幾件事情: 首先,你得確保你的炮冷卻好了! 因為艦隊指揮在點名開火的時候是所有人使用同步且唯一的指令,所以如果當指揮下令開火的時候你的炮沒冷卻,那就一定是你在上一輪犯了錯誤! 然后,你得確保你鎖上了正確的目標! 在每次點名時艦隊都會廣播一個目標,你可以通過艦隊廣播或者總覽TAG來找到這個目標然后鎖定他,這很簡單,但是,但是!在開火前,請反復確認你選中的是那個該打的人,因為很多情況下你可能會同時鎖著另外一個目標給他上炮擾,或是鎖著上一個目標沒有解鎖。 請務必確保你的下一輪開火是打的正確的目標!!!!! 再然后,你得確保你知道該什么時候開火! 根據指揮的風格,指揮可能會說“鎖上就開火!”,指揮也可能會說“鎖上后等我數三二一再開火!”,你必須搞清楚這兩者的區別,因為阿爾法艦隊追求的是瞬間秒殺,而不是稀稀拉拉地放爆竹! 最后,當你開火以后要立刻把炮點紅,然后仔細看著炮身冷卻! 當炮冷卻后請馬上在艦隊頻道打×,因為艦隊指揮是根據有多少人打了×來判斷已經有多少門炮已經做好準備以及它們的數量是否足夠擊殺下一個目標。 所以如果你忘了打×,那你就是在拖慢艦隊的開火頻率,而一旦艦隊的開火頻率被拖慢,那么就會有更多的自己人白白地死掉!!! ------------------- 所以,如果在戰斗中你發現自己成了敵方主艦隊點名的目標,你該怎么辦呢? 深呼吸,別緊張,仔細記住下面這些內容并在真正被集火的時候回憶起來,可以大大提高你的生還率。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如何才能更快地發現自己成為了目標?因為如果你想要求生,如果你想要做我下面要教你的這一系列逃生動作,你必須早發現,早開始,因為一般來說從敵艦開始鎖定你到炮彈打過來也就寥寥幾秒而已,一個分神就很可能讓你錯失逃生的窗口。 所以在艦隊戰的時候,哪怕你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你也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電源表上方的BUFF/DEBUFF區域是否出現了網子和反跳這兩種效果。因為在點名的時候,無論是我們點別人還是別人點我們,在點名后反應最快的永遠是網船和點船,而火力船往往要在網船和點船將網和點都套在目標上幾秒后才會開火(這也是為了等目標速度降下來)。 這中間的幾秒鐘就是你的逃生窗口,我知道一般的教程里都是教等發現總覽里大量人對你閃黃時再點遙修,但是相信我,等火力船都對你閃黃的時候那肯定已經晚了,你必須在發現自己被網或者被點的時候就立刻點需要遙修,因為后勤艦修你也需要鎖定時間,遙修裝備在輸出修理量前還要轉圈。我碰到最多的被集火死掉的人都是因為遙修點得太慢,希望我剛才介紹的這個看到被網被點就點遙修的技巧能夠救你一命。 然后,當你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下一個集火目標的時候你不能坐以待斃,正相反,這種時候你必須馬上完成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超載所有的主動抗,超載的方法是按住鍵盤Shift鍵后再用鼠標點擊你要超載的裝備,超載這些抗性裝備能有效地延長敵人擊殺你所需的時間。 然后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看情況選擇拉開或是逃跑,不過怎么選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第一種情況是在掉隊的情況下被集火(這也是最常發生的情況),如果你發現自己掉隊了,而且還發現自己被網了,這種時候就啥也別想了趕緊躍遷走吧沒人能救得了你; 第二種情況是當敵人使用炮艦時,因為火炮的特性,對付炮艦集火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操控自己的艦船往橫向拉開,這樣做可以突然大幅地增加你與敵人之間的角速度,而反應在你自己身上就是好像突然敵人打不動你了,然后后勤就可以及時地將你修回來; 第三種情況是當敵方使用無人機艦時,一般面對無人機配置我方都會帶炸彈,使用立體炸彈反制無人機艦隊最大的訣竅就是所有人必須抱團,這樣不管無人機打的是誰它們都會吃到最多的炸彈。但這個時候當然,身處人堆中被集火的那個人會同時吃到無人機傷害和炸彈傷害。所以碰到被無人機集火時,被集火的人需要立刻點開加力或者微曲離開人群,這樣做雖然并不能讓無人機對你的傷害有所降低,但至少如果你真的被打死了,這些無人機轉火時又得飛半天才能折返回來。 綜上所述,上正確的裝備,上正確的彈藥,上正確的腳本,跟上領隊的屁股,打正確的目標,被打超載跑得快!
可千萬別以為F1猴子這么好當,想完美做好以上的這些事情,聽上去很簡單,但做起來很難。 說完火力船,接下來再說特種船。 特種船在艦隊里的作用是完成一些必須的特殊目標,這些特殊目標所需的艦船數量并不多,但這些艦船同時也必不可少。 所以1400阿爾法艦隊需要哪幾種特種船呢? 首先根據1400炮的特性,對1400阿爾法艦隊最重要的特種船是Huginn(休津),這是因為它能提供兩種完美契合1400炮的電子戰:網和標記。 因為1400炮的轉速非常非常慢,所以為了能夠更容易地命中目標,艦隊必須使用數艘休津將目標提前網住降低它的船速,然后再使用目標標記放大它的信號半徑,只有做好這兩點才能夠保證基本的秒殺成功率,因為如果放任目標到處亂飛的話,一般情況下大部分人都會將自己的炮彈打飛。 接著,為了讓休津能夠網得更遠,標記更遠,同時更難被殺死,1400阿爾法艦隊還必須配備三種指揮加成,它們分別是游擊戰加成,信息戰加成和防御加成。 休津必須擁有上述的游擊戰加成和信息戰加成,才能在遠如80KM這樣的距離上發揮作用,而防御加成的用處則是可以增加全艦隊的血量,來為自己在艦隊戰中創造優勢。 再然后,為了讓被點名的目標不至于逃出戰場,艦隊還必須配備至少一艘Lachesis(拉克)來進行點名。 拉克擁有非常遠的反跳,所以在使用拉克點名時,被點名的目標是無法在發現總覽出現閃黃就直接逃走的。 同時作為點名官,點名官在戰場上的視角與艦隊其他所有成員均不同,因為為了能夠更好地觀察敵方艦隊,尋找薄弱的目標,他們一般必須將視角鎖定在敵方艦隊上(而不是看著自己)。在點名時,點名官會優先點名不在人群中的目標因為它們往往得不到艦隊其他部分的掩護而變得更加脆弱,而這也是我在前文反復強調,反復強調在交戰時必須跟上走位的原因。 但是即使擁有長距離的反跳,拉克依舊是無法阻止敵方艦隊整體帶跳走的,所以為了保證敵人能在戰局對他們不利的情況下停留更長的時間,艦隊還必須配備輕攔來扮演將敵人留在場上的角色。 當然,在我方處于優勢時,看著我方輕攔把敵人泡在泡泡里,看著敵人在泡泡里苦苦掙扎是件很愜意的事情,但如果反過來,假設在戰場上是無妨處于劣勢呢?這個時候如果讓敵方的輕攔如入無人之境,豈不是會造成我方的艦隊被敵人全滅? 所以為了預防發生這種情況,艦隊還必須提前準備裝配了輕快導的防空Cerberus(小希)來反制敵方的輕攔以及敵方的帶跳驅逐,這些防空小希不會理會主艦隊的點名,他們會使用特殊的小船總覽,而專注針對所有膽敢貼近我方主艦隊的小噸位艦船。 上面所介紹的火力船,加上休津、指揮、拉克、輕攔和防空船所組成的就是主艦隊,所有主艦隊的人都是跟隨主領隊在戰場上活動的。 ------------------- 接下來,繼續介紹下由后勤和電子戰護衛所組成的支援艦隊是如何運作的。 首先社區目前正在使用的后勤艦分兩種,分別是T1后勤和T2后勤。T2后勤是標準的后勤艦主力,其遙修能力和生存能力都非常出眾;而T1后勤則相當于T2后勤的簡配版,其用于后勤的主要功能,但這些功能必去它的T2版本也都大大打了折扣。 所以就跟我剛才問“艦隊最少需要多少火力船”一樣,任何一個負責組隊的艦隊指揮在艦隊出發前也必須回答一個問題就是:為了保證艦隊的可持續性,需要至少準備多少艘后勤艦呢? 讓我們繼續算數。 因為剛才在比較T2后勤和后勤航的修理量時已經引入了曲劍的修理量熟知,所以下面就繼續以曲劍跟隨1400盾馬隊來進行計算。 每個曲劍高槽可以安裝4個T2大遙修盾,這4個遙修可以提供每8秒2720的修理量,而1400盾馬的盾量是20000點,那么需要多少條曲劍才能將這條1400盾馬的空盾瞬間修滿呢? 20000÷2720=7.35 得出至少需要8個曲劍才能保證1400盾馬隊的最低需求。 而因為在進行防御加強后,社區的T1后勤被統一改成了2個遙修的版本,所以如果將這些T2后勤都換成T1后勤,因為這些T1后勤的修理量只有T2后勤的三分之一,所以也就是說需要至少24艘T1后勤才能滿足最低需求。 這也是為什么現在每次艦隊指揮在組后勤的時候,無論已經組了多少T1后勤,都還是必須保證擁有8艘以上的T2后勤的原因。 ------------------- 接著,為了滿足新人的PVP需求,讓新人也能在正規的大型艦隊戰中發揮力量,社區最近特別新引入了Maulus(毛魯斯)來作為艦隊的電子支援艦,在整套戰術體系中,毛魯斯的主要針對目標是敵方的后勤,或是敵方的火力船。 剛才在介紹特種船時,我曾提到1400阿爾法艦隊需要多個網子和標記來提高1400炮的命中率,進而提高秒殺的成功率。但在實際戰斗中因為艦隊中每個人的網絡延遲都不一樣,所以其實以國內的網絡質量是很難做出整齊劃一的同時射擊的。 所以,一樣時反其道而行之,既然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實現“集火”,那就創造更多的時間。這時,如果艦隊的這幾十艘毛魯斯能夠全力壓制敵方后勤艦的鎖定系統,讓它們在鎖定己方目標時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我們就能創造出這些更多的時間。 但這僅針對敵方使用常規后勤的情況,如果碰到敵方不帶后勤艦只帶后勤航那又該怎么辦呢? 很簡單,因為即使對方不帶后勤艦而只帶免疫干擾的后勤航,我們還可以全力干擾敵方火力船,造成敵方在鎖定目標時出現多個不同鎖定時間,進而破壞敵方的集火以使我方后勤能有更大的機會將隊友救回來。 作為一艘新人護衛,毛魯斯的操作非常傻瓜,因為新人只需跟著后勤走位(掉隊也沒關系),然后找到所需干擾的船型: 后勤艦:Guardian(守衛),Basilisk(皇冠蜥),Oneiros(奧內羅斯),Scimitar(曲劍) 火力船:艦隊指定的火力船 接著根據自己名字的首字母,找到這些船型中一個名字首字母跟自己一樣的人,最后將自己所有的感應抑阻全部拍在這個人身上就行了。 不過當然,為了實現更高的干擾效率新人還是必須學會選擇正確的干擾腳本,一般在干擾后勤艦時感應抑阻的腳本一定是分辨率腳本,而在干擾火力船時,有可能會使用分辨率腳本,也有可能使用鎖定距離腳本。 ------------------- 除了以上所介紹的這些會在戰場一線參與走位和交火的船只以外,在戰場上其實還有另一批不會直接投入正面戰場的成員,他們就是截擊隊(以及伐木者隊)。 但是不投入正面戰場并不等于就沒有用,相反這些不投入戰斗的截擊和伐木者在戰斗中扮演的角色甚至更加重要,因為他們的活躍將直接決定身處戰場正中心的己方艦隊是否能夠隨時脫離戰場。 因為EVE里的躍遷機制,當一艘艦船要躍遷向一個目標時需要與該目標相距150KM以上,所以當主戰場大戰開始以后,所有的截擊和伐木都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四散加速拉出離戰場中心至少200KM以上的PIN點,來作為艦隊隨時需要的能夠以躍遷撤出戰場的參照物。 當然以上這種情況僅限于當己方在艦隊戰中處于下風時,而如果情況逆轉為我方在艦隊戰處于上風,那么所有的截擊和伐木者還必須看準當敵人心虛準備撤出的時候立刻跳進戰場,抓住所有它們能抓住的目標。 ------------------- 附錄,告訴大家艦隊中的這些分支需要多少時間和金錢才能玩轉: 毛魯斯:適合剛剛建號的新人,幾乎不需要任何技能,艦船投入只需300萬; T1后勤:適合兩周左右的新人,所需的技能非常少,艦船投入只需2000萬; 狂暴:適合一個半月左右的新人,需要戰列和大炮技能,艦船投入需要2.5億; 截擊:適合一個半月左右的新人,需要專精的技能樹,艦船投入需要4000萬; 輕攔:適合一個半月左右的新人,需要專精的技能樹,艦船投入需要8000萬; 馬克瑞:適合兩個月左右的成員,需要戰列和大炮技能,艦船投入需要5.5億; T2后勤:適合三個月左右的成員,需要專精的技能樹,艦船投入需要2.5億; 休津/拉克/小希:適合半年左右的成員,需要專精的技能樹,艦船投入需要2.5億; 指揮:需要一年以上的老人,需要專精的技能樹和專門腦插,艦船投入需要5.5億。 -------------------
就這些,希望這篇文章會勾起你對PVP的興趣或是能夠解答你的疑惑。 《超激斗夢境》2月新服沖級領月卡!加群享禮包、充值返現等福利,戳此一鍵加入>>> |
[編輯:大主顧] 本新聞及文章僅代表發表廠商及作者觀點,不代表葉子豬本身觀點!